发布时间:2023-08-05 03:11:34 点击量:
在东街村干净整洁的办公楼门厅,孙爱玲笑盈盈地和我握手寒暄。在我第四次热情预约下,爱玲于百忙之中和我见面了。她中等个头,落落大方,快言快语,一看就是个干练的女人。她知道我的来意,在她的办公室我们的谈话开门见山,从她的食用菌种植到她的家庭、她的事业以及她的人生,我们聊得很投缘。她为自己的事业作了个总结:首先是抓住了一个先机,其次是占有了一个市场,第三是做优了一个农产品,第四是拓宽了自己的思维。她对自己的评价以及思想认识方面独到的见解,也是我比较认同的。比如在某个阶段,赚钱已经不是她的目的,让更多的人受益,才是她的追求;不断充电,是她与时俱进的势在必行。孙爱玲的创业之路是一条坚持之路。唯有坚持才能成功,她的成功经过了这几个方面的锻造:
孙爱玲,岢岚县岚漪镇东街村村民,东城社区第四网格的网格员,与丈夫甄桂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结婚。婚后因家贫只能暂居在两间出租屋内,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营着几亩薄田,辛苦劳作一年,除了吃喝开支外,少有结余。一年后,大女儿出生,让本就不富裕的小家庭开支更是入不敷出,有时连女儿的奶粉钱也需要借。爱玲看着嗷嗷待哺的女儿,急在心头。桂喜是个老实巴交的庄户人,农闲也会打个短工,解解燃眉之急。爱玲想几亩田地也用不着两个大劳力,就让桂喜种田,自己腾出身子边带小孩边上街摆摊,卖点小食品,赚个零花钱。由于本小利薄,一年后便作罢。爱玲想着自己做饭也挺好吃的,她又寻思着开了个饭馆。其实饭馆生意也不好做,赊欠太大,每天只管往里倒贴钱,但收入甚微,一年后实在无力开张,只得歇业。生活不易,还得继续。爱玲两口子又借钱买了拖拉机,做起跑运输拉砖的营生,种田的桂喜,对于开车总是不在行,拖拉机三天两头修,爱玲感叹没手艺挣个钱真难!人穷志不能穷,爱玲总想着如何才能发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苦心人,天不负。一次机缘巧合下,孙爱玲夫妇有幸认识了来自运城地区的修车工王师傅。王师傅以前是个蘑菇种植能手,看到夫妻二人勤劳务实,就建议并指导他们夫妇种植食用菌,发展经济。王师傅客观全面地对菌种、对菌菇市场的分析,让爱玲很是激动。但一听说要投资买菌种,买玉米芯、棉籽壳做培养料,还得投资建大棚,心里就七上八下,怕做不成赔钱,因为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加上公婆的不理解,邻居的嘲讽,她也一度怀疑自己的鲁莽和不切实际,但她内心一直有股“不到黄河心不死”的闯劲。九月的金秋,风清气爽,天高云淡,爱玲在娘家小住几日,也心不在焉。在哥哥关切的询问下,问了她一句,你丈夫桂喜同意不?她说桂喜没吭声。他哥当时就拍板定案,没反对就表示支持,回去好好干吧。从此,辛苦与希望并存,眼泪与事业同在。
爱玲说,王师傅是他这一生中遇到的贵人。当时运城地区食用菌种植技术已很成熟,食用菌市场趋于饱和,王师傅在外寻求市场的情况下,看到岢岚食用菌市场的前景,然后义无反顾地帮助爱玲夫妇种蘑菇。有了娘家哥的支持,爱玲和丈夫商量着,狠心把家里仅有的高粱卖掉,去原平买回了二百元的平菇母种。从买平菇母种到繁育原种再到培植栽培种的每一个环节,培育过程中温度湿度的把握,培养料的甄选以及养分的补充,王师傅一直跟进。这个时候辛苦、赔钱都是小事,不理解的眼神和嘲讽的语言才是触痛神经的死穴。所以爱玲就像孕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菌种的培育,生怕有半点闪失而前功尽弃。平菇是一种产量大,培育条件相对低的食用菌,在任何条件都不具备的普通住房中,在王师傅的指导下,第一次培育菌种神奇成功,爱玲喜极而泣,王师傅也长舒了一囗气。眼见着栽培种繁殖的又快又茁壮,爱玲夫妇不得不搭建宽敞的大棚进行平菇种植了。有时候,办法不是想出来的,而是逼出来的。在小小的院子里,已经结果的西红柿苗连根拔起,捡来的旧砖,低价购置的旧椽,自己缝制的草帘子,拼凑着建起了第一个大棚。那个棚虽小,但承载了爱玲满腔的热情和希望,那个棚也大,大得让她站在了致富起飞的平台。多少个夜晚灯下翻阅食用菌种植资料,多少次试验区徘徊测试PH值(酸碱度)的高低,多少回大棚中喷淋水源的辛苦,终究换来珍贵的成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苦是必然的,乐是自然的。
1997年香港回归是祖国历史上的大事,97年也是爱玲人生中不能忘怀的年代。从这一年九月开始她的第一个大棚建起,到2008年易地易棚,已是第四次进行蘑菇大棚的改造。有的因场地拆迁,有的因租地太贵。这次改造后的大棚多采用半地下室的,成本消耗低,冬不冷,夏不热,更适合本地蘑菇种植。97年第一次蘑菇长成后,全家人高兴得坐在棚里看菇生长,乐得爱玲的公婆上午帮忙摘一茬,下午帮忙摘一茬,摘回来的蘑菇需要尽快销掉,否则不新鲜,就更不好出售了。爱玲夫妇每天用自行车载上两筐,拿得多,卖得少,可菇一旦长成,也就是供大于求的时候,爱玲夫妇就以最低的价格和最优的品质批发给本地菜贩。在本地市场打开后,他们又贷款买了五菱之光面包车,专门送菜,除了保证岢岚市场供应外,他们又开发了周边县市,五寨、保德、岚县、兴县、朔州市等地方的农贸市场,他们的平菇以质优价廉的优势占据了食用菌市场的一份份额。2010年左右,爱玲的平菇在种、产、销方面已完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最初的日产百十来斤到后期的几百斤、上千斤,大部分都销往周边县市,每次采菇,爱玲夫妇都严把质量关,客户看到如此性价比高的平菇,纷纷和他们索要名片,签订口头协议。爱玲负责棚内种、产,丈夫负责供、销,两人配合默契,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只在每年春、秋两季种菇期间雇佣十几个工人。爱玲的吃苦耐劳,爱玲的坚韧不懈,让她尝到了劳动果实的甘甜。2013年全家四口搬入了楼房,为了方便送菇,又添置了工具车。过去的邻居们有的向她请教种菇技术,有的向她竖起了大拇指点赞。有志者,事竟成,爱玲种菇虽苦犹乐,她精气神足,不觉得累。其实是累并快乐着。
创业之路是一条坚持之路,也是一条长久之路。爱玲总觉得自己的事迹不值一提,为社会做得太少了。其实,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他自己不同的角色,我们做好自己,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了。2018年,她被忻州市妇女联合会授予脱贫致富最美女性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女带头人,2019年4月爱玲又被评为山西省五一劳动模范。其实她总是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查阅种菇资料时遇到困难,她不仅要求自己充电,也要求全家人多学习,尤其是两个女儿,在她的带动培养下,都上了大学,现已开始报效社会。爱玲在食用菌种植上已是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她在了解了羊肚菌丰富的营养成分和重要的药用价值后,于2015年就紧锣密鼓地开发了这种人们信赖的健康食品。羊肚菌晾晒后的单价相对高点,主要以礼品盒的包装从线上销往全国各地。现在,孙爱玲承包的五个大棚占地约三亩,三个种平菇,两个种羊肚菌,每年收入大约在10万元左右,曾经的贫困户变成富裕户。爱玲的事迹感染了许多干事创业的朋友,邀请她外出做报告的越来越多。开阔的视眼是她持续创业的久远之路,超前的思维让她有信心帮助更多的人致富。和孙爱玲进行了大约三个小时的交流,她敏捷的思维和务实的作风让我深深喜欢上了这个新型农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爱玲的人生写照,也是她的不断追求!